兴农评丨村民群里发言被罚款,反映基层治理三大现象
(兴农评,时长共2分51秒)
三农大小事,群里尽在兴农评。被罚
近日,款反天津一村民因在村联络群里发言被罚款,映基这一消息引发社会关注。兴农现象据报道,评丨该村委会工作人员在群内通知要求村民登记三轮车四轮车,村民层治村民询问“老年三轮也算吗”,群里而后被告知需缴纳200元罚款,被罚理由是款反“根据村规民约,在群里说话要罚款”。映基更讽刺的兴农现象AG超玩会是,村内还有人因误操作就被罚款,收据上竟还写着“违规自愿交款”。
这一事件看似荒诞,实则反映了基层治理中的深层次问题。
首先,村民为何不能在微信群里发言?可以想象,村委对微信群的定位就是发布通知,仅从自身工作便利出发,而不是将微信群作为沟通工具。联络群仅有一方声音,且不允许群众发言,那为何称之为联络群?这实则是基层治理中议事协商渠道被人为阻断的体现。基层治理强调“畅通民意反映渠道”,凡是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决策都要充分听取群众意见,通过各种方式、在各个层级、各个方面同群众进行协商。
其次,村民发言就要罚款被指是“村规民约”,那么,村规民约如何形成?村规民约是村民会议基于《村民委员会组织法》授权而制定,应当是村民共同商议、共同遵守。村规民约是基于法律授权而制定的,是用来填补法律空白,而不是用来替代法律。少数村集体存在不合理的规定,往往用“村规民约”来搪塞,甚至觉得理直气壮。村民在微信群中发言即被罚款,这一“村规民约”是否经过村民大会讨论?村集体又是否具备罚款这一行政处罚权力呢?这实则是基层治理中将村规民约凌驾于法律之上的表现。
第三,在此事件中,村委虽无恶言,但为何态度如此傲慢?因为村委错将自身的管理职责定位为“统治”,所以直接切断与村民沟通的渠道,甚至对企图沟通的村民给予惩罚。这其实是基层治理中管理者定位错误,拿着扫帚当令箭的常见现象。村委会的权力来源于村民的授权,应当对村民负责、为村民服务,而不是滥用权力、肆意妄为。
基层治理无小事,“社会治理的重心必须落到城乡社区”。行政村是社会治理的基本单元,村委如果不能摆正位置,秉持服务态度,溃于蚁穴并不是骇人听闻。
【作者】杨雪
【出镜】杨娉婧
【拍摄】方壮玮 杨雪
【来源】南方农村报
- ·新疆阿克苏地区库车市发生3.7级地震
- ·燃!梅州征兵张扬片重磅宣告
- ·央行等七部门联合发文 推动数字金融高质量发展
- ·消费市场升温,1—10月纺织行业利润总额同比增长9.7%
- ·第二批制造业新型技术改造城市试点工作启动
- ·韩国短暂实施紧急戒严 外交部:对于韩国内政不予评论
- ·韩国短暂实施紧急戒严 外交部:对于韩国内政不予评论
- ·韶关市周前村落:“三个坚持”做实典型村落“绿美”文章
- ·党建+春耕,新丰县农业村落子局举行贺喜三八节行动
- ·适应新时期新形势 推进关心下一代工作创新发展
- ·省经信委为芦山琪雅服装举行专场产品推介会
- ·韩国宪法法院要求尹锡悦在23日之前提交弹劾审判答辩书
- ·美方宣布取消对来自中国的低价值进口产品的免税待遇 中国快递协会:坚决反对
- ·“三饮茶会·走进黑砂·品味雅安”将举行
- ·多地迎初雪 冷空气上演“车轮战” 全国气温连连下跌
- ·梅州视觉丨百岁老人“闲不住” 日日“自驾巡村落游”